| 土地道德经

谈谈《道德经》中的三宝

中国古代经典 佚名 著 2025-02-03

原文

天下皆谓我大,似不肖。夫唯大,故不肖。若肖,细久矣。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且勇,舍俭且广,舍后且先,死矣﹗夫慈,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
译文

天下都说我“道”大得无边,似乎什么都不像。正是因为它大而无边,所以才什么都不像。如果它像个什么的话,早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。我有三个法宝,我永远抱守并珍重它们:第一是慈柔,第二是自律,第三就是处后、善下、不争名利。母性般慈柔,所以能英勇无畏;自律,所以能实现远大志向;善下,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长。如果舍弃慈爱而追求勇武,舍弃俭啬而追求宽广,舍弃退让而追求争先,那就完了!慈柔,用来征战就能取胜,用来守护就会坚固。天将救助谁,就会用慈爱来保护它。

感悟

本章主要是阐述日常生活中做到慈,俭,不敢为天下先的重要意义。修心为道,就是要破除自我,回归无我本心。那么,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出无我呢?就是保持‘慈,俭,不敢为天下先’,这是立身天地的法宝,是人生的三大宝贝。慈,就是大爱、博爱。不是世人因自我而生发的爱自身、爱亲人,偏心偏见的世俗小爱。是由无我本心由内而外自然而发的,积极主动的大爱博爱;是没有偏私偏见,无条件无所求,超越一切怨恨的大爱博爱;是谦卑处下,至柔、至弱的大爱博爱;就是无为而无不为。慈爱是勇敢,慈爱乃天下万物。慈爱的母亲为了儿女会肩负起巨大的责任和担当,遇到艰难困苦会发挥到极致的勇敢。俭,就是节俭、内敛,不放纵。是‘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’,知足知止。是保持淳朴本性不放纵,做真人。是起心动念都要收敛,克制,保持精、气、神不耗费,节省生命之源。节俭纯朴能扩增你的精神、运气和能力,做事游刃有余、精神饱满、天地任我游。不敢为天下先,就是名利当头不敢居先。是谦卑处下,居众人之所恶,是‘后其身,外其身’、功遂身退,为而不争。与人争强好胜,谦虚卑下,你才能大器成才成为人上人。而现今人失了慈善爱心,只剩下争强好斗、互相残杀的勇敢。失了节俭纯朴只追求财富扩增、贪得无厌、荒淫无度,失去谦卑只顾先人一步,这就离死不远了。行好事、做慈善、大爱,用它去征战就能胜利,用它来防守就能更巩固。上天只会拯救慈善慈爱之人,上天会以慈爱之力来护卫保护她。

没有慈爱的勇,要么是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,要么就是残害百姓的凶残暴虐;离开克己自律,那么理想、志向就成空想、幻想,就是空中楼阁;不懂谦让而事事争先逞强,甚至靠踩踏别人以求上位,必遭人鄙视、唾弃。这些做法南辕北辙、背道而驰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

热门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