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土地道德经

李道纯祖师《道德会元》三十八

李道纯 著 2025-07-31

【上德不德】不尚己德。【是以有德】其德愈大。【下德不失德】执着己德。【是以无德】其德愈失。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】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。【下德为之而有以为】以德求感,有所作为。【上仁为之而无以为】施仁及物,本无作为。【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】以义接物,有所作为。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】以礼齐物,终不能齐。【攘臂而仍之】攘,如羊切。力挽之,愈不齐。【故失道而后德】近道。【失德而后仁】近德。【失仁而后义】近仁。【失义而后礼】近义。【夫礼者】不淳。【忠信之薄】不厚。【乱之首也】不齐。【前识者,道之华】求奇不实。【愚之始也】失道。【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】尚质实,不求识。【居其实不居其华】尚诚实,不尚礼。【故去彼取此】去,羌吕切。舍妄从真。

右三十八章上章云道常无为,故次之以上德不德。上德无为,故合道。下德有为,不合道。仁义犹近德,可为进道之阶。礼者,纯是作为多不实,以礼齐物,物转不齐。盖有为终有失也。执之不失,亦可渐入佳境,自仁义而反德,自德而反道,直造无为也。前识者,智识也。智识者,失道之始。故曰道之华,有道者不处。

颂曰:未得超三界,如何出五常。五常归罔象,独步谒虚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