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注《道德经》二十七
王弼 著
2025-01-23
第二十七章
善行无辙迹,
顺自然而行,不造不始,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。
善言无瑕讁;
顺物之性,不别不析,故无瑕讁可得其门也。
善数不用筹策;
因物之数不假形也。
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
因物自然,不设不施,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。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,因物之性,不以形制物也。
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
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,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,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,故曰无弃人也。不尚贤能,则民不争,不贵难得之货,则民不为盗,不见可欲,则民心不乱。常使民心无欲无惑,则无弃人矣。
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,是谓袭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
举善以师不善,故谓之师矣。
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
资,取也。善人以善齐不善,以善弃不善,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。
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
虽有其智,自任其智,不因物,于其道必失。故曰,虽智大迷。
是谓要妙。
- [土地道德经网]:tudiqing.com
- 微信关注:至大国学(qiudaozhongnan)
- 版权所有:2011-
- 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955号-10
-
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,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
热爱伟大祖国 ♥ 维护民族团结 ♥ 弘扬传统文化 ♥ 促进社会和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