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注《道德经》十四
王弼 著
2025-01-23
第十四章
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,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无状无象,无声无响,故能无所不通,无所不往,不得而知,更以我耳目体,不知为名,故不可致诘,混而为一也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
欲言无邪,而物由以成。欲言有邪,而不见其形,故曰,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也。
是谓惚恍。
不可得而定也。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有,有其事。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无形无名者,万物之宗也。虽今古不同,时移俗易,故莫不由乎此,以成其治者也。故可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上古虽远,其道存焉,故虽在,今可以知古始也。
- [土地道德经网]:tudiqing.com
- 微信关注:至大国学(qiudaozhongnan)
- 版权所有:2011-
- 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955号-10
-
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,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
热爱伟大祖国 ♥ 维护民族团结 ♥ 弘扬传统文化 ♥ 促进社会和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