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道德经集释
《道德经》是人类历史翻译和发行量最大的经典。历史上,从韩非子开始,无数名人为《道德经》做了形形色色的注解,一共有八位帝王为《道德经》做过注解,其中唐玄宗李隆基、宋徽宗赵佶、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顺治四位留下注本传世;而其他人为《道德经》写的注···-
黄元吉道德经讲义
《道德经讲义》,又名《道德经精义》、《道德经注释》,黄元吉著。黄元吉学际天人,修养工夫几达“金液还丹”的高深境界,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,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融为一炉,宣泄于《道德经讲义》之中。《道德经》每章的讲义分为两个部分,前一部分以儒学 为本并辅以丹道理法以讲解老学,后一部分则几乎纯以丹法诠释经文。当代道学家萧天石称此书“每章首揭常道,次述丹道,首揭世法,次述丹法”确为道德经解本中不朽名著。
-
吕洞宾解道德经
此版本是唐代纯阳真人吕岩(吕洞宾)从内修内证的角度对道德经进行释义所采用的,历来为道家秘传,见者有缘,非常值得一读再读。因篇幅所限,为方便阅读,本文只列吕祖秘注道德经之原文,若能参照吕祖的释义多加研读,会更加受益。 历代不同版本都是一棵树上所结的花果,都有参考的价值,若要找到最接近本来面目的版本殊为不易,更无必要摘抄拼凑一个“最佳”版本,各人找到有缘的版本多下功夫即可。为保留特色,本篇与他本不同的文字及注音尽量保持原貌,可能不是最合理的,但是较有益于理解吕祖的释义。
-
王弼注道德经
《王弼道德經注》,魏王弼注,邊家珍點校。是書為王弼玄學的代表作之一,在魏晋玄學史、老子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-
李西月道德经
李西月祖师在峨眉山遇到吕洞宾和张三丰,受其传授大道,得成金丹,遂改名西月,字涵虚,号长乙山人。李西月的修炼生涯虽然只有二十多年,但他创作并编订了大量的内丹学作品,如《后天串述》、《九层炼心》、《道窍谈》、《三车秘旨》等。本文记录李西月祖师讲解道德经
-
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
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。唐玄宗李隆基注。成书于开元二十年(732年)至二十一年(733年)之间。原书四卷,章数八十一章。开元二十三年,唐玄宗用道门威仪司马秀言,令天下应修宫斋诸州,各於一大道观立石台,刊勒此注,今所传有易州、邢州刊刻本。此注因唐玄宗留意道家经义而作,以老子自然无为之政理为宗旨,是道家理论集大成者。前有自序,以为各家《老子》注踈并未精当,有失玄元妙旨,因作此注。实则其注援引郭象《庄子注》之“性分”说,作为修身之要;又用唐初道教重玄家之“妙本”说,阐明道体有无之义,其无为而无不为之政理,卽自此义转出。此注义理有其胜处。
-
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
《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》四卷,宋徽宗赵佶注。 本书引《庄子》《列子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诗经》《尚书》等书来注解《老子》,分《道经》上下、《德经》上下四部分。章安撰此书的要旨是阐释宋徽宗之解。此书卷首有章安自序。其序称《道德经》“辞简旨奥,穷之益远,测之益深,非夫神解,盖不得以议其略”; 自称在凝神恭读宋徽宗《御解道德真经》时,恍若有所得,于是循老氏之旨而撰此书,明道德之常,以绝学返朴,复于无为,镇以清净,欲以一介之徽,求管中窥豹。
-
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
经名: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眞经。明太祖朱元璋注,成於洪武七年(1374)。注二卷,六十七章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、《万卷堂书目》、《佳趣堂书目》皆有著录。朱元璋自序称,“自卽位以来,罔知前代哲王之道,宵昼遑遑,虑穹苍之切。
- [土地道德经网]:tudiqing.com
- 微信关注:至大国学(qiudaozhongnan)
- 版权所有:2011-
- 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955号-10
-
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,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
热爱伟大祖国 ♥ 维护民族团结 ♥ 弘扬传统文化 ♥ 促进社会和谐